很多攝影新手都有這樣的困惑:相機或手機明明對準了景物,拍出來卻模糊不清;好不容易拍清楚了,又總覺得畫面平淡,沒有“大片感”。其實從“拍清楚”到“拍好看”,只需掌握核心邏輯和簡單技巧,10分鐘就能快速進階。

第一步先攻克“拍清楚”的核心——掌控三個基礎要素。拍模糊的根源無非是對焦不準、手抖或快門過慢。首先是對焦,無論是手機還是相機,拍攝時務必點擊屏幕或取景器中的主體(如人物臉部、景物核心),待出現對焦框確認后再按下快門,避免“失焦糊”。其次是穩(wěn)定,新手手抖是常態(tài),可借助三腳架,沒有器材時就找支撐點(如欄桿、墻面),或用“屏息法”:按下快門瞬間屏住呼吸,減少手部晃動。最后是快門速度,拍運動物體(如奔跑的孩子、車流)時,手機調至“運動模式”,相機則將快門速度調至1/500秒以上,防止“動態(tài)糊”。這三個要點做好,90%的照片都能拍清楚。
解決了“拍清楚”,接著用5分鐘掌握“拍好看”的三個進階技巧。第一個技巧是構圖,無需死記復雜法則,記住“極簡三分法”即可:打開手機或相機的“網格線”,將主體(如人物、山峰)放在網格交叉點上,而非正中央,畫面會瞬間更有層次感。拍風景時,可將地平線放在上下兩條網格線處,避免居中導致的呆板。
第二個技巧是利用光影。光線是攝影的靈魂,新手無需追求專業(yè)布光,善用自然光線就夠了。拍人像時選“黃金時刻”——日出后或日落前1小時,光線柔和不刺眼,能拍出皮膚通透的效果;避免正午強光,否則易出現 harsh 的陰影。拍靜物時,可將物體放在窗邊,利用側光突出紋理,比如拍一杯咖啡,側光能讓杯身的光影層次更明顯。
第三個技巧是突出主體,避免“雜物搶鏡”。拍攝時先觀察畫面,剔除多余元素:拍花朵就靠近拍攝,讓背景虛化(手機打開“人像模式”,相機用大光圈);拍人物就避開雜亂的背景(如垃圾桶、亂線),或用“低角度”拍攝,以天空為背景,瞬間凈化畫面。比如在街頭拍人物,蹲下來拍攝,讓人物主體與干凈的天空形成對比,畫面立刻簡潔有力。
最后提醒新手:不必追求高端器材,手機也能拍出好照片;多觀察生活中的細節(jié),比如落葉的紋理、雨后的水洼,用剛學的技巧反復練習。從“拍清楚”到“拍好看”,核心不是復雜參數,而是“思考畫面”——拍之前先想“主體是什么”“怎么讓它更突出”,帶著思路拍攝,就能快速擺脫“隨手拍”的平淡,拍出有質感的照片?,F在就拿起設備,用10分鐘學到的技巧試試吧!